
中新网南宁12月4日电 (林浩 王以照)12月4日,2023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与会嘉宾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主题,重点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执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提升区域安全生产水平。
图为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致辞。记者 林浩 摄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在致辞中介绍,中国与东盟在安全生产领域保持着长期良好合作关系,中方积极参加东盟职业安全健康合作网络委员会会议等重要活动,东盟各国代表也数次来华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下深厚情谊。
如何推动区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合作更加务实、深入和高效?宋元明倡议,中国—东盟应加强法治合作,优化管理合作,推动人员交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确保每个人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安全保护,推动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许永锞致辞。记者 林浩 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许永锞表示,广西将依托本次论坛活动,持续推动各方共建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深化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应急产业发展、应急能力协同提升,共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挑战,维护区域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菲律宾劳工与就业部副部长贝纳威德兹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体现了东盟职业安全健康合作网络在促进职业安全和健康所作出的努力。论坛内容丰富,涵盖监管执法、企业管理实践等安全生产领域各合作项目。
贝纳威德兹还表示,菲律宾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作,共同创造更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

图为东盟副秘书长艾格帕发表视频致辞。记者 林浩 摄
东盟副秘书长艾格帕在视频致辞中认为,本次论坛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希望中国分享更多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成功范例,双方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图为中国(广西)—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现场。记者 林浩 摄

本次论坛由中国应急管理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菲律宾劳工与就业部共同主办,中国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承办。
论坛还配套举办“中国(广西)—东盟应急装备和技术展”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区域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动技术交流、贸易洽谈,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急产业互补发展。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与相关单位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东盟安全应急产业园。记者 林浩 摄
当天,为更好服务东盟各国应急管理需要,促进区域应急产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与相关单位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在南宁市打造应急产业集群,建设中国—东盟安全应急产业园,促进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发展壮大。(完)
在10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跌破“荣枯线”后,11月这一下行趋势得到扭转。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11月北京二手房网签12545套,环比上涨17.8%,同比上涨16.7%。和“银十”低迷状态相比,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升。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10月的长假效应,以及9月积压需求的继续网签,带来了这波趋势回升。而量增价跌则是当前北京二手房最真实的写照,成交量萎缩带来更多“降价”房源的出现。价格降10%才会有带看机会,也让市场情绪跌至低点。
长假效应带来成交回升
1.2万套是北京二手房月度网签的“荣枯线”,11月北京二手房月度网签重回“荣枯线”上。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低于1.2万套在年内共出现5次,也就是说,年内有将近一半月份的月度网签都处于“荣枯线”之下。
今年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仅为8308套,较2022年同期的11875套低了30%,与2021年同期的17513套相比,跌幅更是超过50%,且8308套的网签数据也是罕见的历史低点。
今年2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有所回升,达到15316套。3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22192套,而4、5月的网签量分别为13928套、12982套,环比降幅分别为37.2%、6.8%。自今年6月开始,北京二手房网签量持续低迷,月度网签皆处于“荣枯线”之下。
在“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楼市刺激政策的影响下,9月北京二手房市场迎来一波回暖,9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为14262套,环比大幅增长超30%。但进入10月,这一回暖势头戛然而止,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再次跌破“荣枯线”。
“北京二手房年内网签量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持续下行态势,可以说‘开局即巅峰’。”一头部中介昌平回龙观片区负责人贾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积压需求释放是年内2、3月份网签量回升的核心,9月北京“认房不认贷”等政策也带来了一定需求的释放,二手房网签量才会有明显增长。但就市场而言,年内整体复苏动能不足,市场仍以低温为主。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认同。他表示,11月市场网签量继续低迷,虽然相比10月网签量有所回升,但是主要原因是10月的长假效应,以及9月积压需求的继续网签。整体来看,当下市场成交持续处于低位。“剔除国庆长假影响,11月与10月北京二手房的成交基本持平。”
“价格打9折才会有带看”
“量增价跌是当前北京二手房最真实的写照,尤其是成交量萎缩带来更多‘降价’房源的出现。”朝阳望京板块商圈经理罗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经历9月短暂复苏之后,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主要呈现两个特征:成交量萎缩、挂牌价下调。
在罗威看来,成交量萎缩的原因在于买卖双方需求难以匹配,二手房买卖价格没有固定标准,可参考值主要以前期同小区售卖房源为主,这也形成市场惯例,当市场下行后,价格下调将是阶段性调整。“紧急变现的卖方会选择降价出售,持有观望态度的则会继续坚持,或者干脆下架自己的房源。而买方大部分以观望居多,降了的还想会再降。”
从时间线上看,这波需求的产生主要是年内的2、3月份,受市场火热气氛带动,部分购房者有了“卖一买一”的置换想法。罗威称,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当下折价售卖的市场状况。
一般置换客群,都是一边卖一边买,遇到条件合适的房子,可以先跟房主谈一个长周期,大部分在半年左右。只要房子没有大的问题,半年时间足够卖掉了。但受市场波动影响,二手房置业情绪发生变化,买了之后房子卖不出去,即便大降价房子也很难成交。“部分业主会沟通交付延期,但最多也就3个月时间,如果不是着急售卖,多数人很难主动割肉。”罗威如是说道。
“当下北京二手房挂牌价下调,不是解决成交的问题,而是只有降价才会有人看房。”对于市场变动,贾波直言,门店代理的几处“老破小”房源,存在挂牌半年时间无一组带看的情况,近期这几处房源较之前挂牌价打9折,才有了带看的机会。“将来等双方坐下来面谈,价格大概率还要往下降一些。现在的北京二手房只要不降价就很难成交,而且降价幅度也比较大。”
根据麦田房产数据统计,11月北京二手房挂牌价(麦田覆盖楼盘)和上月相比下降0.3%。在挂牌价下跌的同时,二手房议价空间和上月相比也有所扩大,11月北京二手房议价空间和上月相比扩大0.5个百分点,议价空间达到年内最大。
市场博弈与政策效应衰减
从市场趋势看,北京二手房市场已经明显进入买卖双方博弈阶段,议价空间增大、“以价换量”增多,则是买卖双方博弈的过程。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挂牌量依旧处于历史高位,其中“老破小”占到极大的比例,随着此类房源居住属性的减弱,所以只能降价出售。此外,受高挂牌量影响,买方可选择空间较大,因此着急出售的业主只能利用价格优势吸引购房者,缩短成交周期。

“最近是有一些见底迹象,北京二手房市场也进入‘底部盘整’阶段,价格降下来了,成交量是否有所回升还要看12月份。”在张大伟看来,北京二手房火热的基础线是二手房住宅单月1.5万套,但市场推动主要依赖学区房需求,过了4月需求就会下降。2023年小阳春很大程度是学区房和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在没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二季度市场下调的原因出现了学区房需求减少外,部分房源价格上涨,也影响了市场继续冲高。买卖双方开始博弈。

“除买卖双方博弈外,稳楼市政策效果出现了明显衰减。”张大伟称,9月“认房不认贷”政策只影响了部分改善需求入市,但对于换房家庭来说,必须卖掉二手房才能置换,当下二手房挂牌房源已经接近17万套,整体中低端房源出现了滞销现象。
此外,在10月北京房价下行的情况下,11月北京二手房价格再次出现了下行,市场都在期待针对刚需的宽松政策微调,包括已经在上海出现的郊区限购微调,深圳出现的二套房首付调整,因此市场也期待北京出现更多的宽松政策。
谈及2024年小阳春的问题,张大伟直言,“每年春节前后北京市场会出现一波小阳春行情,但预计2024年小阳春的热度将低于2023年”。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